










—骨干教师示范课活动—
深耕课堂 示范引领

为进一步发挥骨干教师的示范、引领和辐射作用,深化课堂教学改革,提升教师专业素养与教学能力,10月15日—16日,教学处精心组织开展了骨干教师示范课活动。


匠心课堂,尽显骨干风采
此次示范课活动涵盖语文、数学、英语、历史、地理、政治六门学科,授课教师结合学科特点与学生认知规律,精心设计教学环节,将核心素养理念融入课堂每一处细节,让课堂既充满知识的温度,又富有思维的深度。
1
数学

刘润娟老师授课的《点、直线中的对称问题归类》,以“课前预习→课上展示→问题引领→总结归纳→练习巩固”为主线展开教学,层次清晰。本课新授关于点对称的两种题型和关于线对称的两种题型,每种题型均以例题为切入点,巧妙设置问题链,引导学生在独立思考和合作探究中,亲身经历从“探索思路”到“归纳方法”再到“巩固应用”的完整过程。学生从被动听讲到主动探索,实现了思维升级。学生的数学抽象、逻辑推理、数学运算等数学素养得到扎实而有效的锻炼。
2
地理

赵艳翠老师设计课堂时摒弃了传统的单向讲授,采用了层层递进的问题链模式,引导学生模拟地理学家的思维过程,从“在哪里”“为什么”到“怎么办”,层层递进地剖析区域问题。通过呈现鲁尔区“繁荣—衰落—振兴”的完整发展脉络,为学生构建了一个清晰的探究情境。通过十分钟预习、小组合作探究与代表发言的形式,将课堂主动权交给学生,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和思维碰撞中构建知识体系。教师则作为引导者与总结者,去培养学生区域认知、综合思维与人地协调观等地理核心素养,让知识在主动探究中自然生成。
3
英语

杨仁龙老师的课为选修一Unit 3阅读课,围绕《Sarek National Park》游记展开,巧妙设计了六个层层递进的教学活动——从话题导入到阅读策略训练,从感官细节分析到文本缩写重构,最终迈向意义与价值的高阶讨论。杨老师把教学的重心放在引导学生梳理语篇的叙事线索与逻辑结构,将信息内化为自身知识体系。带领学生穿越文字,探究国家公园保护的深远意义,并品味字里行间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思考。这节课在生动而有序的活动中,学生的语言能力、思维品质与文化意识得到了协同发展与有效提升。
4
历史

张绍辉老师授课的《西方的文官制度》是一节目标明确、内容扎实的历史课。张老师依托课件清晰建构起 “背景—建立—特点与影响”的宏观框架,引领学生步入制度演变的历史长廊。课堂从梳理西欧选官制度的演变阶段,到聚焦英国文官制度建立的关键节点,再到剖析其向各国的扩散,脉络清晰,重点突出。尤为精彩的是,张老师并未止步于史实传授。通过嵌入“史料阅读”与“学思之窗” 等环节,巧妙地将知识灌输转化为思维训练,让学生在历史的语境中学会分析与判断。还通过对比西方文官制度与中国科举制,拓展文化视野。
5
语文

周世芳老师的示范课《慧眼识病句》本着学有所得、学以致用的原则,着力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能力。安排了课前自主学习、课中探究展示、课后拓展延伸三大环节。课前下发知识资料要求学生充分预习,及时反馈难点及困惑。课中探究展示环节围绕“辨析并修改病句”这一主题,以“日常表达、时下热点“为切入点,巧妙创设情景,以“自主学习→合作探究→展示归纳”为主线展开,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,层层推进,精讲精练,以保证学生学习的连续性和高效性。课堂以学生展示为主,师生间对话、互动,生成,课堂效果良好。课后要求学生认真总结、积累“辨析并修改病句”有关知识,完成相关训练题,以强化学生“抓标志,识语病”意识,从而提高学生“辨析并修改语病”的能力。
6
政治

王国生老师以“素养导向、比较辨析、价值引领”为核心,立足高中政治核心素养展开教学。以“英王加冕”与“美国总统就职”的视频片段巧妙设问“掌权者产生方式有何不同”,引出君主立宪制与民主共和制的比较;在探究环节,教师提供德国、美国政体运行的真实材料,引导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完成“议会制与总统制权力关系”对比表,教师点拨关键差异;最后关联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,阐释其独特优势,强化了学生的政治认同,实现了知识传授、能力提升与价值塑造的完美统一。

潜心观摩,赋能专业成长
同学科老师们积极参与听课。老师们带着思考走进课堂,认真记录课堂亮点与教学细节。从教学环节的设计到学生活动的组织,从教师的引导语言到课堂生成的把握,大家都在学习中反思,在比较中提升。
认真听课






此次骨干教师示范课活动,不仅为教师们搭建了交流学习的桥梁,更彰显了我校对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视。骨干教师们以扎实的教学能力、创新的教学理念,为全校教师树立了榜样,也为我校课堂教学改革注入了新的活力。让我们以此次示范为新的起点,砥砺深耕,笃行致远。
撰稿人:赵靖
审核人:孟义霞、王国生
审批人:梁羽